高棅〔明代〕
高棅
(1350—1423)明福建长乐人,更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又工书画,时称三绝。书得汉隶笔法,画源于米芾父子。有《唐诗品汇》等。
宿赤松山观题道人水阁兼寄郡守
贯休 〔唐代〕
珠殿香軿倚翠棱,寒栖吾道寄孙登。岂应肘后终无分,见说仙中亦有僧。
云敛石泉飞险窦,月明山鼠下枯藤。还如华顶清谈夜,因有新诗寄郑弘。
题陈山龙祠
赵孟坚 〔宋代〕
【仙吕】一半儿 病酒
徐再思 〔元代〕
文殊大士为龙女说法赞
释师范 〔宋代〕
悼赵忠定
敖陶孙 〔宋代〕
纪闻悼旧
杨万里 〔宋代〕
别句呈庚契呈高士
白玉蟾 〔宋代〕
送浩侄成都学官
李石 〔宋代〕
喜晴
虞俦 〔宋代〕
江行俳体十二首 其二
钟惺 〔明代〕
五载前曾说此游,问程结伴几春秋。艰难水陆千余里,大小关梁六易舟。
畏路刺船频裸体,乘流开柁缓梳头。顺风一日行三日,莫待依滩怨石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