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燮清〔清代〕
玉笙缥缈隔春云,愁问钿蝉消息。门外一枝梧叶。
曾见携灯别。
簟纹如水渐生凉,良夜为谁怜惜。莫倚栏干残月。
月是当初月。
黄燮清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风蝶令 春日游草桥,过菜花营看竹
顾太清 〔清代〕
春水才平岸,蛙声已满塘。蘋丝分绿映垂杨。几处浣衣村妇、淡梳妆。
看竹疏篱外,停车老树旁。李花零落杏花香。一带小桃花底、菜花黄。
赠相士襄衣道人杜需二首
杨万里 〔宋代〕
游灵泉赠正悟大师
释德洪 〔宋代〕
支径入山寺,云林如见招。小轩临绝壑,危阁碍层霄。
瓶泣地垆暖,屋睛岩雪消。大师京国旧,放意话州桥。
春晚赋得余花落 得起字。
李益 〔唐代〕
怕春归 秋山道中,中夜闻落叶声有作
蔡松年 〔宋代〕
失调名
佚名 〔宋代〕
戏示子舍二首
曹勋 〔宋代〕
谢寇十一惠端砚
陈师道 〔宋代〕
玉津头
耶律铸 〔元代〕
桃李无言各自春,韶光堆叠与精神。半攲倒景薰沈水,径引春风入玉津。
题李息斋竹
熊梦祥 〔元代〕
蓟丘道人写潇洒,烟寒兔齿石苍苍。素娥剪翠云叶乱,三十六陂春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