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并剪声酣,绺云镜里消何处。新妆争说入时多,薄绾惊非故。
莺燕而今漫妒。沐凉风、香滋微露。垂垂齐项,试比龟兹,阿谁娟妩。
省却晨梳,拢来一半轻如雾。褪红百匝谢巾绒,押得簪儿住。
覆额犹存千缕。记髫年、花前三五。剩怜山色,螺髻依然,照人窗户。
钟山云冷骚坛寂,亭台废兴谁主。地拓清凉,天开画稿,点缀夕阳蔬圃。
啼猿学语。说往昔莺花,了无寻处。粉本重摹,个中幽径孰来去。
秋风回首旧梦,雅游裙屐集,丝竹曾谱。茂苑花阑,秦淮水咽,太息芜城同赋。
经年战鼓。间甚日陂塘,再盟鸥鹭。写入吟笺,望江南调苦。
良游荷胜招,忽与人境别。木落山更苍,地暖气初冽。
稍寻奇俶观,遂竟灵异说。境缘二井胜,事匪茫昧设。
灵气通山泽,寒潮应海月。甘液岂泉蒙,春流因雷发。
妙理信中感,神机岂外泄。汲同神瀵滋,饮异醴源竭。
山根潜地肺,水道走石穴。久闻有此言,每令心赏绝。
游思六合外,归补水经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