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以宁

董以宁

董以宁(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作者《董以宁》的诗文

烛影摇红•为王阮亭题余氏女子绣洛神图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离合神光,有人分得陈思绣。流风回雪更惊鸿,髣髴还重觏。

手把镂金带枕,并明珠、洛川亲授。任人呼作,水上宓妃,宫中甄后。

记得当初,袁家新妇啼痕透。此身早是属君王,不被人僝僽。

愁到弃捐葱韭。也应同、燃箕泣豆。为他想遍,才下鸳针,何曾轻就。

鹧鸪天•绣苑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绣苑晴光尽日佳。更无愁思望天涯。名花结果春前定,小鸟姻缘枝上谐。

缠锦带,脱金钗。秋千架子近香街。綵绳握处开裙衩,多少香风正入怀。

渔家傲•黄鹤楼边渔艇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孤篷渔艇烟中驾。晴川自写吴绫帕。渔子不知身是画。

呼妇骂。问钱昨夜存多寡。

网得巨鱼惊又诧。复呼阿妇欢然话。黄鹤楼边閒去耍。

沽酒罢。归来月上山头乍。

苏幕遮•索香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燕笼涎,萦鸭篆。小袖微笼,心字春衫暖。还恐骤烟吹隔苑。

微湿蓉丸,许久烧才半。

为儿郎,述别院。索得宫香,纤手拈来颤。一点心肠终是软。

拜月还求,薄倖心儿转。

双头莲•荷花池上为友人记忆往事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曲水娇荷,是向日芳姿,采香曾寓。隔墙漫觑。怜宋玉无奈,心头长贮。

故拨弦索三条,倩冰丝传语。花暗处。绢裹秦珠,投伊更无情绪。

闻道薄倖狂生,向鸳鸯社里,铜舆重娶。抛将雁柱。

将往事、竟做一池风絮。别向念四桥头,觅吹箫佳侣。

真堪怅、锦瑟床边,玉人已去。

占春芳•金盆濯发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看翠雨,香缭绕,乱绾正三分。斜插牙梳欲堕,云边钩月初新。

待洗忽含颦。为檀郎、银剪留痕。遮藏且唤双鬟去,莫捧金盆。

忆江南•叩叩词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章台女,叩叩结新欢。堂下每迎花底笑,人前私向镜中看。

可许一生拚。

霜天晓角•辛卯除夜 其二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楚天遥阔。亲署重重驿。应说小儿痴绝,久不见、斑衣曳。

还将墨汁。自写春联帖。并书小字悬门,道以宁、谨谢客。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 其二 人日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七叶蓂开,正綵胜、迎欢时节。都只愿、年年无恙,胜如畴昔。

却忆称觞常不御,高堂翻怕逢人日。道待亡、难当世间人,添忧恤。

倏忽里,音容寂。人一去,谁依膝。便占晴占雨,任他凶吉。

捧得宜春煎饼在,行行欲奉高堂食。猛思量、顾我已无人,呼天泣。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 其九 中秋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记得当初,向膝下、时时欢笑。到此际、剖菱剥芡,团圆偏好。

正待月华犹未冷,高堂已虑金风悄。命小鬟、传语早添衣,频频道。

今夜月,依然皎。今夜冷,凭谁告。念穗帷寂寞,乌鸦飞噪。

欲问冰轮回地底,可能还向慈颜照。奈夜台、一去半年馀,无消耗。

© 2023 麓菍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