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古诗十九首 其九
释函是 〔明代〕
幽兰比良朋,临风怀馨香。诗书还昔人,所思在高阳。
折花聊以遗,颠倒醉君傍。君醉我独醒,我醉君荒唐。
携手上河桥,新条排两行。醉里犹惺惺,髣髴旧残杨。
行行莫回顾,踯躅登君堂。千里长相思,畏言恐心伤。
还岭南汀州道中忆老父
六十翁翁心似铁,知恩无路解酬恩。还家本是儿孙事,祖父元来不出门。
初住栖贤口占
为爱匡庐僻,寻幽到峡桥。山围松树老,泉逐夜钟飘。
午食蒸藜暖,朝锄乞种遥。茅居犹未缚,辛苦木铃摇。
栖贤山居十首 其七
我自立溪上,水流何太忙。年年松树绿,日日峡桥长。
林月窥岩户,山风压草堂。几人相对暇,熟炙橘皮汤。
与袁特丘
梧桐叶坠噪栖鸦,楚客逢僧话转赊。云外峡桥犹有路,烟中霜树已无家。
远公林下风初动,王粲楼头日未斜。信我定宽陶令酒,何年丹壑醉流霞。
早春周赞皇郡丞携二子并吕胡两文学见访
因缘今现宰官身,须忆然灯共记人。不信三生逢石上,何期千里到溪滨。
陪欢嘉客丰年玉,接武贤郎圣世珍。情洽岂辞归马晚,云山从此往来频。
咏镜示诸子二首 其二
见头狂走实堪怜,尽日东西影里旋。珍重颜容须自惜,莫教冷落在人前。
百合花用足两韵二首 其一
花以无名胜有名,野林僻径称山情。微风度水香宜远,高日眠云梦不成。
遁世岂矜尘外见,近人最是热中清。折来未必供幽赏,独忆当年溪上行。
复风幡堂旧趾
梦断风幡不可寻,虚堂犹见古人心。一池春水临高阁,十亩荒烟想故林。
人事暗销芳草尽,道情偏共乱云深。月明此地知何限,薄影横窗曾几吟。
癸巳秋将之匡山寄别广州诸子
临岐不作别离情,望里烟霞足此生。闻鹤已伤行路意,畏人犹讳买山名。
十年瘴海馀秋色,千里云帆入雁声。寒夜紫霄深雪处,论交先寄石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