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张元干 张元干〔宋代〕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连绵的山峦环绕着平湖,湖中波涛汹涌,有摇动城郭之势。湖水的波光里倒映着山峦的影子,浸染着青翠山色。将要到三更时分了,湖水泛着波光照到楼上,如同水晶一样。
天上的流云时不时度过月前,遮掩了月光,如雾烟柳在这若隐若现的月色下时明时暗。带着露珠的荷叶被风吹动,叶上的水珠闪亮如萤火。散开的头发花白稀疏,就这样静静地待到天明。

注释
浣(huàn)溪沙:词牌名,曾为唐代教坊曲名。
平湖:湖名,位于嘉兴东南。
波撼(hàn)城:波涛汹涌,撼动城郭。化用孟浩然《临洞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诗意。
浸(jìn):浸染。
水晶楼:楼名,在浙江吴兴。一说指湖水泛着波光照到楼上,如同水晶一样。
欲:将要。
三更(gēng):半夜,午夜。
雾柳:指柳树如同雾罩着一样阴暗。
度(dù):指遮挡。
露荷:带着露珠的荷叶。
水流萤(yíng):风摆荷叶,叶上水珠闪亮得就像萤火虫一样。
萧萧(xiāo xiāo):指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散(sǎn)发:散开的头发。▲

赏析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两句词人运用了两个色彩迥异的动词“撼”、“浸”,前者修饰出一双巨臂摇荡着水中的孤城的画面,施展力与暴;后者刻画了少女的柔指轻抚着情人,展现了情与爱的绵柔。两个字描写了湖水的刚与柔,对比鲜明地描写了自然美景的神秘。“水晶”二字体现其玲珑剔透,“欲三更”表明了时间,暗示了词人在此游玩至深夜,衬托景色之美。“露荷翻处水流萤”,“流萤”二字作喻形象表现出荷叶沾染了露水后的清莹明丽。“雾柳”句通过“暗”、“度”二字写尽了柳的朦胧、月的舒缓;“露荷”句则凭借“翻”、“流”二字传达了露荷的圆润、萤的飘忽,“萧萧”带有自嘲的意思,也体现了词人的自由潇洒,“散发”体现了词人的不羁。

  上片一开始,词人以雄浑的气势推出了一个荡人心魄的画面:平湖环绕,波涛震天,孤城独立。孟浩然《临洞庭》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词人所采用的艺术手法和孟诗有暗合之处,但只是客观物象和由此引起的苍茫阔大的意绪在形式上的自然重叠,而不是主观上的刻意模仿。下句意境突变,“湖光倒影浸山青。”词人展现了一个平静而恬淡的画面:湖光潋滟,山色青葱,荡漾着沉醉的氤氲。这恰恰和以上波涛震天的慑人气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画面的转换不但体现了动中有静、刚中有柔的自然景观上的复杂的情趣,而且在情绪上带来了大起大落。末句“水晶楼下欲三更”是对以上画面意境上的补充,它为词人所咏叹的景物笼罩上了一层朦胧的神秘的氛围。“三更”点明时在深夜,从而为下阕对夜景的具体描绘作了过渡性的铺垫。

  到了下片,词人意犹未尽,仍然陶醉于自然景观之中。所不同者,此时词人所刻画的夜景主题愈加明了,“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两句正体现了这一变化,前句暗合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中“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情韵,后句又为这销魂的意境增添了几许生意、几许亮色——露珠敲荷,流萤相逐。这两句不仅意境幽美,而且对仗和遣词也极为精工、贴切。由于词人从细微的感触着笔,表现了一种缠绵的风情。词人疲于世情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与升华,滋长了一种放旷的情怀,正如他在结句中所说的:“萧萧散发到天明”——词人为自己勾画了一个超脱者的形象。它虽没有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所表达的“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人格上的阔大与深厚,但却有其“不知今夕何夕”的达观与迷恋。

  这是一首描写湖景的清新隽永的小词,上片写湖水由昼至夜的变化,始而波涌撼城,继而平静如镜,浸山映楼。下片写夜景变化,月阴时柳晤笼雾,荷翻时露流如萤。诗情画意,使词人流连至天明。总观这首词,它的重心在于写景,通过景观的变化带动情绪的升沉。因此,全词只有末句直抒胸臆,但词人思想与情感却暗藏于全诗,于“景”的空灵中无处不感到“情”的渗透与激荡。▲

创作背景

  此词为词人晚年游览江浙一带时所作。宋高宗绍兴元年年底,词人退居在福建生活。高宗建炎3年到绍兴19年(公元1129-1149年)二十年间,词人一直与诸多居闽友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共写了44首交游词。 这首《浣溪沙》就是词人晚年游览江浙一带的山水美景时所作。

张元干

张元干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您喜欢

贲禺曾文卿甫总角能诗能大篆能画赋赠一律

韩日缵韩日缵 〔明代〕

小友吾欣托,仙才尔自殊。虎头痴欲绝,鸟□□能摹。

彩笔花应妒,清姿酒或扶。数人凭荫映,今夕且相娱。

呈朱晦翁

余大雅余大雅 〔宋代〕

三见先生道愈尊,言提切切始能安。
如今抉破本根说,不作从前料想看。
有物有常须自尽,中伦中虑觉犹难。
愿言克已功夫熟,便得周旋事仰鑽。

潘弱庵招游极乐寺余以事未至 其二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父兄持我来游日,三十年来梦未忘。但咏韬庵诗足矣,可堪重至国华堂。

王可交升仙台四首 其二

黄庚黄庚 〔元代〕

异人钟秀气,草木亦精神。见说为渔父,谁知悟道真。

仙家多胜景,世路有迷津。安得骑黄鹤,相随入昊旻。

次韵和仲咸感怀贻道友

王禹偁王禹偁 〔宋代〕

莫问穷通事若何,遇花逢酒且狂歌。
人情易逐炎凉改,官路难防陷穽多。
只合收心抛世网,不须推命说天罗。
如今玉石休分别,免被无辜刖卞和。

庚辰九日陈崇来访说偈

释珍南州释珍南州 〔宋代〕

从上行不到处行,取步步登高。
从上说不到处说,取言言见谛。
白酒酿千家,黄花开满地。
噫嘻,陶渊明若知有今此世界,
终不执着东篱。

颂古十四首·双林入灭

释可湘释可湘 〔宋代〕

覆水难收满竺峰,如何临死更摩胸。
说无说有成生灭,并付春风一梦中。

闻杨和卿在馆中读易不去手赠以诗

家铉翁家铉翁 〔宋代〕

人人读医经,知尊黄与岐。
杨子读医经,乃以羲文周孔而为归。
易中有妙义,医中之奥与易相表里。
六十四卦字字是心法,八十一篇篇篇具易理。
神圣工巧莫向外边求,洁净精微只此本心是。
君观恒卦字之文,左心右日合而成。
心体湛然绝纖翳,日新又新常惺惺。
要之医经本自易经出,前圣作之后圣述。
子以医心会易心,三部九候中间有太极。

金刚随机无尽颂·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欲明三界主,莫信邪师语。
说有有无时,道在未相许。

释晓聪释晓聪 〔宋代〕

大地雪漫漫,春风依旧寒。
说禅说道易,成佛成祖难。
© 2023 麓菍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