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宋代〕
衮衮青春,都只恁、堂堂过了。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
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
花正似,人人小。人应似,年年好。奈吴帆望断,秦关声杳。
不恨碧云遮雁绝,只愁红雨催莺老。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江城子·秀才落得甚乾忙
逸民 〔宋代〕
送项圣与诣太常
杨万里 〔宋代〕
钟山法会诗(八首)
同庵简公 〔明代〕
贺生孙诗
王洋 〔宋代〕
纷纷郁郁烟结扉,传道老何孙子归。褓中不作婴儿泣,芝兰共见生庭闱。
于公决狱德莫比,今日何公亦如此。掌中送此麒麟儿,不是如来须孔子。
长儿本自长沙得,骥子生孙定奇特。未论玉骨秋水神,闻说已传汤饼色。
郢中三咏为曾中丞赋 其二 西清圃
欧大任 〔明代〕
拂衣无不可,学圃在江乡。僮理栽花径,人寻载酒堂。
歌能飞白雪,笛自和沧浪。蚤遂冥鸿志,非耽野趣长。
缺题
桃花仕女 〔明代〕
春晚赋得余花落 得起字。
李益 〔唐代〕
寄印老并招壁公
吴则礼 〔宋代〕
竹
蔡槃 〔宋代〕
云游歌
白玉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