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宋代〕
如何物却能形道,只为皆存理一端。偶感斯川存动理,故言逝者可同观。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秋夜宿定水寺天香阁有怀见心长老
丁鹤年 〔元代〕
寂寂双峰映涧流,重来托宿敞云楼。窗涵虚白三更月,帘捲空青一色秋。
颇有高情酬胜赏,可无奇句入冥搜。天风开遍岩前桂,谁为烝香寄澹游。
送酒与吕令答所示诗
文同 〔宋代〕
金鼎一溪云 本名巫山一段云 赠孙志道王居
王丹桂 〔金朝〕
送孙远仲知录解官归洪雅
李流谦 〔宋代〕
大雪赵振文寄诗言乘月泛舟清甚次韵
楼钥 〔宋代〕
蝶恋花·尽道今年春较早
韩淲 〔宋代〕
春日会饮怀丘思同林成之作四首·又次林韵
苏颂 〔宋代〕
偈颂十二首
释道璨 〔宋代〕
谕学
孙复 〔宋代〕
迎善财归南楼
释梵琮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