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清川带长林,雨后宜水木。澹沲天影寒,孤光霁人目。
归云澹空青,虚窗响悬瀑。日夕山气佳,心閒道机熟。
烟际下遥钟,西岩数峰绿。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寄汝阴少师
苏轼 〔宋代〕
谢赵菊泉来会于范晓村家
陈著 〔宋代〕
示周子充写华严经
释宗杲 〔宋代〕
读公择箧中徐季益孙子进昆仲诗有怀其人因以
赵蕃 〔宋代〕
州将和丁内翰寄题延州龙图新开柳湖五阕
宋祁 〔宋代〕
偈颂七十六首
释子益 〔宋代〕
简杜子昕节邠
方岳 〔宋代〕
古意二首赠刘子
徐祯卿 〔明代〕
闺怨
石珝 〔明代〕
柳耳
李刘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