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
夹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
昔闻阻山川,今听同匡床。人情便所遇,音韵岂殊常。
因之比笙竽,送我游醉乡。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四月十五日饭于因胜
吴则礼 〔宋代〕
过楚道人舍
方岳 〔宋代〕
春日会饮怀丘思同林成之作四首·次林韵
苏颂 〔宋代〕
喜刘伯宣尚书至五首
方回 〔元代〕
木犀四首 其三
赵蕃 〔宋代〕
浪说西京斗大花,赤栏青幄五侯家。那知林下馀幽物,雨打风吹不怨嗟。
和集津兄谢王立之红丝花
晃冲之 〔宋代〕
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一名胜
范成大 〔宋代〕
壬辰书事赠别钟淑濂张伯任
冯琦 〔明代〕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纳兰性德 〔清代〕
满庭芳·道释儒门
佚名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