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楚山脩玉淩云起,影落谁家画屏里。断粉残香夜不收,寒枝只是生秋米。
多情遗牒度湘皋,别有篬筤节更高。为君饮尽上池水,看此毵毵长凤毛。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次温伯用林公正、刘庆充倡和韵
范成大 〔宋代〕
端嘉杂诗二十首
刘克庄 〔宋代〕
题张四直阁容庵
释崇岳 〔宋代〕
吊仅老塔
楼钥 〔宋代〕
仅老相从五十期,来瞻遗塔我心悲。当时旧话无人说,空有门前洗钵池。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六代祖师赞
释心月 〔宋代〕
淡黄柳 赠苏氏柳儿
张炎 〔宋代〕
楚腰一捻。羞剪青丝结。力未胜春娇怯怯。暗托莺声细说。
愁蹙眉心斗双叶。
正情切。柔枝未堪折。应不解、管离别。奈如今已入东风睫。
望断章台,马蹄何处,闲了黄昏淡月。
辇下曲
戴埴 〔宋代〕
霅溪
陈舜俞 〔宋代〕
宜人杨氏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