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度浮桥至南台

陆游 陆游〔宋代〕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客居在外病魔缠身不能登山临水,听说胜境南台山,试着前去寻它一寻。
无数的车马缓缓行驶在浪高流急的江面浮桥上,千百条船儿连结在一起,横跨于大江的中心。
光孝寺楼里,钟鼓声声,从早到晚催着时光逝去,四周村落云烟袅袅,从古至今一直飘散着。
白发已生,却不能消除我心中的豪气,带着酒后的浅醉,在一片榕树的树荫里吹起横笛。

注释
浮桥:用船或筏作为桥墩、上铺木板的桥。此处浮桥横跨南台江,后建成万寿桥。
南台:南台山,一作钓台山,在福州市南二十余里。
登临:登山临水。
九轨:指浮桥上多辆车子。九,表示多数,形容浮桥之宽。轨,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此处指代车。
千艘:指浮桥作为桥墩的船只。千表示多数,形容浮桥之长。
系:系上、缚往。
寺:指光孝寺,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王袓道建。
墟落:村落。
豪气:桀骜蛮横的习气。《三国志·陈登传》:“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
在:存。
榕:常绿乔木,气根细瘦,树冠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9年)秋天。当时陆游35岁,由宁德县主薄调任福州决曹。出仕半年,便得升迁,虽客中多病,却踌躇满志。

赏析

  《度浮桥至南台》是陆游早期律诗中的佳作。诗人病后登临南台,在跃跃欲出、急于欣赏外面风景的心情的驱使下,他缓步前行,临江眺望。在诗中表现了浮桥的伟丽、南台的雄浑,借江山来抒发心中的万千豪情。全诗意境阔大豪迈,于晓畅流动中显示了豪壮瑰伟的风格。

  诗从去南台写起。开头却从题外落笔:“客中多病废登临”,诗本来是写登台览胜,却故意宕开去,先从久不登临说起,“闻说南台试一寻”,才归到正题,就显得曲折有致了。

  诗人早就怀有驰骋疆场、横扫胡尘的雄心壮志,可是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思奋发。诗人的伟大抱负,终成泡影,郁郁不得志。到了福州,诗酒殆废,困于文书,身体多病。因多病而久不登山临水了。是听说南台壮阔之景才特意去“一寻”,而不是兴之所至,到处游览。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两句写浮桥,这是一异常壮观的景象。到这里才能理解诗人为什么抱着久病之身,为南台而“试一寻”了。“长桥跨江,奔涛触石”,可见诗人听说的不是茂林修竹的幽秀,而是一种气势磅礴的壮观,因而才引起诗人的兴致,渴望一睹为快。个中也透露出诗人的向往、意趣和追求。

  “九轨徐行”,仿佛随着视线,那宽实的桥面缓缓通向对岸,然而桥的下面却是“奔涛触石”的“怒涛”。“徐行”与“怒涛”形成强烈的对比。在怒涛奔腾的江面上,缓步徐行,从容悠闲。这是诗人眼中的浮桥的客观写照,同时也是诗人主观思想的外现,这是写实,也是抒情,抒发了诗人的壮阔心怀,是一种蔑视一切艰难险阻的意绪的流露。而这也正是在多病废却登临之后,特意为南台而“一寻”这一行动所包含的深层的意蕴,是诗人渴望奋发有为的写照。对句“千艘横系大江心”,则体现了一种征服自然的气魄。“横”字用得极有气势。无数的船只,横锁江面,境界已是十分壮阔;何况横锁住的是一条大江,一条怒涛奔腾的大江,气魄更为壮大。在客观的景象描绘之中,鎔铸着诗人创功立业的热望。

  五六句拓开境界,以景抒情,从内心情感的抒发中体现客观的物。“寺楼钟的物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是写至南台所见所闻。诗人登台而听到寺楼的钟鼓声,看到升腾在村落间的云烟,顿生感想,思绪悠悠。因钟鼓声而想到,它在早晚催促人们须及时有所作为。继而放眼远望,闽江两岸村落之间,云霞掩映,烟雾升腾,顿悟古往今来,人世变迁,悠悠不尽;而自然界的变化,自循轨迹,并不因人的意志而变更。两句一急一缓,感叹不已而余味无穷。

  尾联仍以直写自己作结束。和开头互相照应,又是中间两联所表露的意绪的自然归结。因景象的壮阔雄浑,激发了豪情;因光阴的迫促,更觉须及时努力。“白发未除豪气在”,《三国志·陈登传》:“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诗人认为自己虽然因多病而早生华发,但豪情壮志依然存在,仍将奋发拚搏。而言外之意,却也正是事业并无成就,抱负尚未实现,不禁略觉伤感,于是,“醉吹横笛坐榕阴”。诗人醉中拈笛,在榕荫下,抒发情怀。这里颇有抑郁之感,但并不消沉,而是一种更强烈的渴望。放旷之中,仍抱有坚定的信念。也正是这种信念,激励着诗人在以后的岁月中,时刻不忘恢复大业,慷慨激昂地奋击抗争,讴歌呐喊。

  这首诗是陆游步入仕途不久,渴望有作为、施展抱负的心情的写照。 这与陆游后期诗作中常常表露的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叹息和愤慨,有着显著的差别。这里更多的是一种奋进之气。虽是记游之作,也仍然鎔铸着诗人激烈的壮怀,读来慷慨激昂。▲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猜您喜欢

寄题周至厅前双松 两松自仙游山移植县厅。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忆昨为吏日,折腰多苦辛。
归家不自适,无计慰心神。
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
乘春日一溉,生意渐欣欣。
清韵度秋在,绿茸随日新。
始怜涧底色,不忆城中春。
有时昼掩关,双影对一身。
尽日不寂寞,意中如三人。
忽奉宣室诏,征为文苑臣。
闲来一惆怅,恰似别交亲。
早知烟翠前,攀玩不逡巡。
悔从白云里,移尔落嚣尘。

菊坡崔参政说平叛卒不得已拜经略之命岂敢言

戴复古戴复古 〔宋代〕

角巾私第自逍遥,诸老之中此老高。
无可柰何怀印绶,甚非得已用弓力。
风生玉帐千兵肃,天落金牌一札褒。
缓急经心护乡井,生憎儿辈说功劳。

陪郡侯出郊劝农六绝

洪咨夔洪咨夔 〔宋代〕

争问官侬子谓谁,看来似不是农师。
向人羞道闲陪涉,说与豳风七月诗。

寄印老并招壁公

吴则礼吴则礼 〔宋代〕

半生阿印奇,不作俗子见。
罢说北固禅,去吃长芦饭。
堂中壁道人,大是一好汉。
遣意有或来,谁云可招唤。

颂古三十一首

释安永释安永 〔宋代〕

臭口未开经万劫,丝毫才犯铁轮随。
雨散云收明月夜,反动江波说向谁。

寿张方叔表弟

阳枋阳枋 〔宋代〕

闻说书台百世张,燕山来数窦家郎。
含容雨念侔焚券,正直生平等发藏。
丹桂香浮森驷马,碧梧翠织引双凰。
桦萝岁晚陪真喜,染得卿云烂有光。

端嘉杂诗二十首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说向丁男与小姑,各勤耕织了军需。
莫教塞北同文轨,却为江南减赋输。

庆元冬再到盱眙四首

陈造陈造 〔宋代〕

日行荦确面孱颜,旧惯山居意易阑。
见说烟云暝崷崒,北人争指画图看。

倪文举奉常将归东林,出示绮川西溪二赋,辄

范成大范成大 〔宋代〕

绮川亭上凌云赋,人在回仙旧游处。
谁教书剑走长安,荻月霜枫等闲度。
朱门不炙钓竿手,万卷难供折腰具。
偶然把箸忆蓴羹,乞得闲官径呼渡。
江涨桥头有渡船,船头历历东林路。
云烟如画水如天,笑忆红尘问良苦。
我亦吴松一钓舟,蟹舍漂摇几风雨。
因君赋里说江湖,破帽蹇驴明亦去。
鸡犬相闻望可见,鸥鹭同盟心亦许。
相过得得款溪门,雪夜前村听鸣橹。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王清惠王清惠 〔宋代〕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 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 2023 麓菍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