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明代〕
重来山月半含晖,啜罢甘泉又袒衣。草砌流莺惊暗度,松窠老鹤故迟归。
禅心欲印三更寂,福地亲占五彩飞。坐久不知零露重,顿教人世洗炎威。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题招题院静照堂
吴充 〔宋代〕
雨霖铃·琼楼玉宇
王庭圭 〔宋代〕
灵济桥语
释印肃 〔宋代〕
偈颂七十六首
释子益 〔宋代〕
次高若虚韵
章甫 〔宋代〕
燕支板浣花牋寄合州徐文职方
石介 〔宋代〕
逍遥咏
宋太宗 〔宋代〕
摸鱼儿·道醉乡
刘辰翁 〔宋代〕
龙井道中杂纪
周弼 〔宋代〕
乙未和孟天炜都司见寄五首 其五
顾瑛 〔元代〕
闻道君王自早参,每虚前席问江南。何人医手如秦缓,有客能棋似李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