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偈颂四十二首
释祖先 〔宋代〕
缘识
宋太宗 〔宋代〕
登县楼
李揆 〔宋代〕
感皇恩 张子京以春台子瞻椅见许,以词催之
刘敏中 〔元代〕
菊坡崔参政说平叛卒不得已拜经略之命岂敢言
戴复古 〔宋代〕
逍遥咏
武林山十咏·呼猿洞
梅询 〔宋代〕
次韵五季夷时同宿蒋山
韩元吉 〔宋代〕
尤木石荐术士松庵求书以诗送之
李曾伯 〔宋代〕
临江仙·促取一年中日月
牧常晁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