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去国谁惊蕙草秋,几回馥郁向中洲。只今泽畔行吟处,湘水无情也解愁。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再游虎丘二首
陈造 〔宋代〕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
晁说之 〔宋代〕
赠道士李岫云
陈郁 〔宋代〕
和蔡伯世韵二首
冯时行 〔宋代〕
赠孔道士
赵师秀 〔宋代〕
新酿熟小酌索笑亭
陆游 〔宋代〕
题金粟洞
胡仲弓 〔宋代〕
铜陵执热书怀十首,时苦旱 其五
邓云霄 〔明代〕
纵有冰纨扇,难消大块炉。玄霜何日致,肺病几时苏。
河朔须豪饮,肥𧒭立可屠。铜陵多洞穴,怪不类宜都。
是非吟
邵雍 〔宋代〕
秋蔬
张耒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