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梵天寺木塔

沈括 沈括〔宋代〕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钱氏王朝统治浙东、浙西的时候,在杭州梵天寺建造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俶登上木塔,忧虑它会晃动。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会晃动。”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注释
钱氏:指五代割据江浙的吴国(907—978)的吴越王及其子孙。吴越国为钱镠所建。
据:统治。
两浙:宋时路名,浙东、浙西的合称,相当于今浙江省及江苏省的长江以南部分地区。
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在杭州梵天寺建造一座木塔。此处的梵天寺木塔指宋乾德二年(964)重建的木塔。原塔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
方三两级:才建了两三层。方,才。级,层。
钱帅:即钱俶(929—988),钱镠的孙子,后归顺北宋,封吴越国王及天下兵马大元帅。
患:嫌,担忧,忧虑。
故如此:所以像这样。(此:代指塔晃动)
瓦布:盖瓦。
布:铺设。
密:私下
使:派
喻皓:也作预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浙江杭州一带人,生卒年代不详,普通木工出身,北宋初年曾任都料(掌管设计、施工的木工),人称预都料。他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善于学习,勤于思索,在木结构建造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建筑多层宝塔和楼阁。相传喻皓曾撰成《木经》三卷。《木经》为我国古代重要建筑工程著作,可惜亡佚,具体内容现已无法窥究。沈括《梦溪笔谈·技艺》中还有一条笔记专记《木经》,虽然文字不多,但是为我们提供了与《木经》有关的弥足珍贵的资料。
贻:本文译作赠给。赠送财物之意。赂在上古并不作贿赂讲,其由“赠送财物”引申出的“贿赂”之义是后起的。“贿赂”在古代叫“赇”。
易:容易
耳:语气助词,无实义
但:只。
讫(qì):完毕,终了。
实钉:用钉子钉实、钉牢。实:使坚实
如:遵照。
遂:果然。
盖:因为。
弥束:全部紧束,文中指“通过逐层钉板,使塔体得到紧固、结构得到加强”的意思。
六幕:文中指立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即下文举例所用箱子的六个面。
胠箧(qū qiè):打开的箱子,胠:从旁边打开,撬开。
履:踩踏,走。
相持:互相支撑。
自:自然。
伏:通“服”,敬佩,信服,佩服。
精:精熟。
定:稳定。
持:支撑。▲

赏析

  本文记叙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了结构整体性,以解决木塔不稳定的问题,说明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本文叙述了梵天寺木塔由“动”到“定”的过程,揭示了木塔“定”的缘由,即“六幕相持,自不能动”。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巧妙的建设建筑结构与超高的工艺水平。

  文章叙述描写也颇显功力,从而增强全文的感染力。如以“患其塔动”,“而动如初”为下文的“塔遂定”作铺垫;又如“贻以金钗”的细节描写,“皓笑曰”的语言描写都十分生动得当,与说明的内容丝丝相扣。

  本文共分三层,如下:

  第一层: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这句话说了:建塔过程中塔身出现不稳定的问题,凭工匠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

  第二层: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无可奈何写出了匠师的无能,反衬了喻皓的技艺精湛。

  笑写出了喻皓的胸有成竹,并讽刺了匠师的无能。

  这句话说了:喻皓采用“布板”“实钉”的方法,解决了塔身不稳定问题。

  第三层: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这句话说了:解释“塔定”的原因,并写了众人对此事的反应,也体现了喻皓建筑工艺水平的高超。▲

沈括

沈括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佑进士,后任翰林学士。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工程师、外交家。 

猜您喜欢

南楼怀古五首

周弼周弼 〔宋代〕

茫茫迂曲度平川,何处孤村近水边。
烟护刘琮残壁垒,雨沉黄祖旧楼船。
寒沙细拥菰芦地,破陇斜耕苜蓿田。
见说去年秋潦后,更无茅屋起炊烟。

次韵答方晦之

强至强至 〔宋代〕

昔时英杰未伸时,胯下淮阴尚俛眉。
之子古心能自信,众人谤口不须疑。
讨论直取遗经本,芟剔宁容异说枝。
圣世尊儒君富学,等闲危涕莫交洟。

偈颂六十八首

释法薰释法薰 〔宋代〕

春光冉冉,春日迟迟。
春风包裹,上下四维。
黄莺声在柳阴西,此意明明说向谁。

谢胡珵使招饮

赵汝腾赵汝腾 〔宋代〕

畴昔与公同奉常,余为藉田公社令。是时朔祭拜卿少,余已颜衰公秀莹。

斋房并公挥麈尾,议论风生真纚纚。蜀珍数人皆在坐,尽说功名须逊子。

回头一梦十五春,公为使者余廛民。薰风荷畔绿樽设,丹荔粲粲莲房新。

语间切切忧民瘼,阴功亟欲苏全闽。出经入传知言要,湘西绝学今谁绍。

我老西河欠鞭策,此事须公正英妙。

次韵弟茝怀归

陈著陈著 〔宋代〕

同声相应甚埙箎,雨夜联床只有诗。
断港漫生归棹兴,流年空感浴兰时。
良思难与世情说,衰病聊将僧定移。
须信滞流皆有命,不然安用老天为。

既过曾居因访刘茂实秀才是日明叔同出恨仲威不至

赵蕃赵蕃 〔宋代〕

官身肯听俗,人事直强亲。开窗对脩竹,笔墨得具陈。

俗子有时来,挥去防怒嗔。相看久不厌,陈子清且真。

昨宵一雨馀,村村农事新。我亦思驾言,出门免冲尘。

是邦亦有园,以鸟视其人。宁从穷巷居,鸡犬喧四邻。

刘君方授徒,曾君说人伦。室屋不寻丈,猗猗几长身。

未嫌酒杯薄,政爱茗椀醇。曾君索我诗,出语愧逡巡。

烦君隶书题,笔意堪嗣秦。春游有如此,省费能全神。

但恨子胡子,招要不能频。

赠富春子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向说淮东役,江东始见时。
相逢无别语,所问者归期。
戎马纷何已,尝龟圣得知。
天津桥上看,成此蔡功谁。

送友人入京

刘宰刘宰 〔宋代〕

郭内无田负郭居,酒中有趣酒尊疏。
波间屡听濯缨曲,架上时繙种树书。
万里长风摧岸柳,一天清露属园蔬。
故人欲问平安信,为说年来颇晏如。

赠才师用素轩沐公韵

郭登郭登 〔明代〕

蒲团草席任流年,坐断三生石上缘。
空果空花非有相,闲风闲月本无禅。
山瓶水冷龙藏雨,石鼎茶香鹤避烟。
闻说声尘悉清净,不将双耳听鸣泉。

赠日者朱俊甫二首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谢公闭墅懒围棋,董相还家且下帷。
见说金瓯殊未定,问君魁柄属之谁。
© 2023 麓菍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