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秋晓

蒋捷 蒋捷〔宋代〕

渺渺啼鸦了。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起搔首、窥星多少。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
愁痕倚赖西风扫。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计无此、中年怀抱。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烟未敛,楚山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夜醒来,听乌鸦声远去再听不到啼叫。辽阔的湖面上,陡峭的岛屿被寒气笼罩,意识到这是太湖的秋晓。昨晚在灯光摇曳中,凭着竹几做了一个梦,梦见马嘶人行于古道。披衣起来搔着头,到室外察看星星有多少。此时月光淡黄天微明,连竹篱的影子也难见到,只有竹篱上,挂着几朵小牵牛花在争俏。大自然好像也嫌秋光太清淡,又特意增添些红枣。
原指望西风能把忧愁扫掉。结果西风反催人增添白发,与萧瑟的秋天一样同衰老。昔日庭院挂着帘幕隔寒霜,酣饮美酒,常在金粉屏风边醉倒。想那时是不会有而今这种感伤的中年怀抱。现在流落万里江南,可恨身无半文难温饱,只能像伍员那样去吹箫乞讨;亦恨列队参差的南归白雁,横过天空是飞得那样高。烟雾尚未消尽,远方楚地的山峰隐没不见。

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此调始见苏轼词,原名《贺新凉》,又名《金缕曲》等,双调一百十六字,上下片各十句六仄韵。
渺渺(miǎo):微远的样子。
啼鸦:乌鸦啼叫。
了(liǎo):停止。
亘(gèn):绵亘,辽阔。
鱼天:指水面。
峭屿(qiào yǔ):陡峭的岛屿。
五湖:太湖的别名。
窥(kuī)星多少:察看星星多少,来判断天色的迟早。因为近清晨时星渐稀少。
青花:即牵牛花。
愁痕:愁容。
翻催:反而催逼。
鬓(bìn)鬓:面额两旁的黑发。
金粉屏:饰有彩绘的屏风。
参(cēn)差(cī):高低不齐。
白雁:一种鸟,似雁而小,白色,秋天时南飞。
天杪(miǎo):最高处,天边。
敛:消失。
楚山:指太湖一带的山。
杳(yǎo):隐没不见。▲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写太湖秋晓之景。首句写所闻。“渺渺啼鸦了”写出黎明乌鸦的特点,扣紧“晓”字。下三句写所见所感。“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扣紧“秋晓”二字。“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二句写所梦。也许词人睡意未消,所以下得床来又点着灯,凭几小睡。梦中不知什么人骑马行于古道之上。“竹几一灯”,“嘶马”“古道”,显得孤单、寂寞,凄凉。“起搔首、窥星多少”写词人的动作,搔首窥星,显得心绪烦乱,焦躁不安,感到天亮得太慢。下四句“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写晨光曦微中的院庭一角:由于天色渐明,月亮颜色变淡,篱影消失,篱笆上挂着几朵青色的小牵牛花,唯有树上的红枣给这疏淡的画面增加了一抹亮色。词人似乎在说,红枣可以为秋添色,而人的心情黯淡,却无法被照亮。上片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所梦所行,勾勒出一幅凄清、寥落,充满寒意的秋景图。它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一幅包括词人在内的山水人物画。透过秋晓的景物,读者仿佛触到了词人的脉搏:他明明有一颗报效国家的雄心,但在万般无奈之中只能无所事事地打发日子。他苦闷、焦躁、度日如年。

  词人这种深藏的忧愁在下片中便一发而不可收。过片三句,“愁痕倚赖西风扫。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可见由于时光流逝,年华渐老,词人的忧愁变得更加浓重。“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二句回忆宋亡前的生活。室内挂着绣帘,遮住寒霜,在绘饰的屏风旁醉倒,何等的惬意。今昔对比,更使词人愁上添愁。“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二句借伍员,“鼓腹吹箫”之典,托出自己愁苦的底蕴,宋亡后,词人正像当年的伍员一样到处飘泊,大雁尚能在天际自由自在地飞翔,春来便能返回旧居,而人不如雁,到底何时才能返归故里,词人不由产生一种嫉恨之情。两句中连用两个“恨”字,道出深沉的亡国之痛。“烟未敛,楚山杳”,词人陷身于四顾茫茫的大雾之中,看不见天日,看不到出路,只能任忧愁痛苦煎熬自己。结尾以迷茫远景收结,回味无穷。

  这首词以故国家山之痛,身世不幸之感为主线,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上片写景,景中含情,下片抒情,情中有景。西风、秋霜、万里江南等景语都因抒情而带出,最后以景结情。全词在写景、抒情之中还夹杂着简括的叙事,如“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起搔首,窥星多少”,“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等处,虽然只是寥寥几笔的白描,但却写得生动传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代不详。但通观全篇可知,这首词作于南宋亡后。词人当时流寓苏州,隐居太湖,在秋天拂晓时分所见景物及由此兴起感慨,于是写下这首词。

蒋捷

蒋捷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 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猜您喜欢

踏云行 赠安山李秀才

王丹桂王丹桂 〔金朝〕

已矣焉哉,之乎者也。悟来好把番番舍。童蒙训授费精神,因循莫使头生雪。飞矢年光,忍教虚设。殷勤说破修仙诀。一枝丹桂肯跻攀,与君

送尹正言二亲受封南归得拜字

徐溥徐溥 〔明代〕

吉甫有云仍,玉堂好风裁。严慈及高年,褒封际昭代。

迎养极驩虞,言旋事行迈。祖席临路岐,春明拥冠盖。

暑雨过川原,凉风吹沆瀣。舣舟沧江边,寻盟白鸥外。

玉立诸儿孙,家庆绕膝拜。

偈颂八十七首 其三十七

释慧开释慧开 〔宋代〕

参禅要真实,直造无疑地。闻非未必非,说是未必是。

黄龙设三关,曹洞列五位。坐断主人公,且不落第二。

谢胡珵使招饮

赵汝腾赵汝腾 〔宋代〕

畴昔与公同奉常,余为藉田公社令。是时朔祭拜卿少,余已颜衰公秀莹。

斋房并公挥麈尾,议论风生真纚纚。蜀珍数人皆在坐,尽说功名须逊子。

回头一梦十五春,公为使者余廛民。薰风荷畔绿樽设,丹荔粲粲莲房新。

语间切切忧民瘼,阴功亟欲苏全闽。出经入传知言要,湘西绝学今谁绍。

我老西河欠鞭策,此事须公正英妙。

苦热和袁应祥用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

郭印郭印 〔宋代〕

呼吸一寒暑,三界本无家。
人间自火宅,未老发先华。

奉陪府公赛雪桥公庙纪事兼呈粹幕诸君

苏颂苏颂 〔宋代〕

北走出都门,寒坰冒初雪。
言瞻汉三公,严祠奉遗烈。
襜帷未行春,首兹荐腥血。
念昨冬愆阳,时风少凝冽。
长人惜熯灾,坐合苦忧惙。
遣吏造灵宇,精心致萧焫。
冥感不逾旬,同云寝融结。
甸畿千里间,滋液遍农畷。
兆为丰年祥,仓箱行可阅。
报祈礼则然,况乃人望觖。
前期告祝史,按令肄仪蕝。
俎豆载博肥,尊罍泲芳飶。
朱轓朝启行,骑从纷交列。
雍容幕府盛,陪预愧蒙拙。
联行趋閟宫,就位修罄折。
拜望已告虔,叹咏想奇节。
惟昔汉之季,奸雄逞权谲。
公初任州郡,超然脱羁紲。
敢犯跋扈锋,终正狡吏谳。
霁威遁世贤,先觉安民杰。
举当仇无避,义在亲则灭。
入朝掌武事,出塞受师孑。
胡尘息边土,蛮貊竄巢穴。
屡进行惟危,保终名不缺。
世阀著庙鼎,庸勋刊冢碣。
清风邈千载,血祀岂尝绝。
时其福善事,乡人每谈说。
水旱或荣雩,响应甚昭晰。
神实依于人,祷祀戒轻媟。
今兹罄诚礼,庶可消眚孽。
府公台阁老,家声继皋契。
都圻出居留,条令见施设。
芘民慈惠师,事神粢盛洁。
威行肃群豪,政成除一切。
贰车实邦英,诸僚亦时哲。
儒雅资缘饰,吏治赖关决。
非才荷宽矜,幸免事卑屑。
方欣盍簪得,载咏嘤鸣阕。
期会间亦希,宴游时岂辍。
嘉此岁事和,乐哉民共悦。
览古极优游,言归日将昳。

题唐郑虔山居说听图

宋高宗宋高宗 〔宋代〕

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丈。

喜仲实兄转龙溪教谕

潘希曾潘希曾 〔明代〕

十年江海广文寒,忽报龙溪漫转官。绛帐已专新讲席,青毡不改旧吟坛。

梦回好句凭谁寄,别久幽怀稍自宽。却幸星槎假良便,一尊非晚话团圞。

用赵南塘赠黄希声韵呈南塘

利登利登 〔宋代〕

长天漠漠升虬龙,龙光鳞鳞涵紫空。
黑云忽起瀛海上,白日不照寒郊蓬。
九野茫茫路如织,我自路绝非途穷。
缓商同宫琴同抚,四顾欲驾班麟风。

书高谩士为陈容斋作山水图

王恭王恭 〔明代〕

落景逗秋思,深潭澄夕氛。金梯拂萝月,苔泉镜中闻。

但觉灵境幽,都无浮世纷。白鹿知閒游,呦呦清溪濆。

焚香鬼谷暝,辍棹花源分。莹神写冰弦,石床梦氤氲。

而我烟霞侣,今随鸾鹤群。唯馀瑶华音,山水同清氛。

华顶何寥寥,我行多白云。长歌采三秀,不堪持寄君。

© 2023 麓菍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