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 一作:误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年少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情,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地陷落到世俗的种种束缚中,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之鸟怀念以前生活的树林,池塘之鱼思念旧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面的田野去开荒,依着拙朴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围绕着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八九间茅草屋。
生长茂盛的榆树柳树遮蔽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罗列在屋前。
远处邻村的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轻柔而缓慢的飘升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端有雄鸡不停啼鸣。
庭院内没有尘俗杂事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久困于官场生活,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耕园田。

注释
少:指少年时代。
适俗:适应世俗。
韵:气质、情致。一作“愿”。
丘山:指山林。
尘网:世俗的种种束缚。
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羁(jī)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
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南野:南面的田野。一作“南亩”,指农田。
野:一作“亩”。际:间。
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
荫(yìn):遮蔽。
罗:罗列。
暧暧(ài):迷蒙隐约的样子。
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
墟里:村落。
颠:顶端。
户庭:门户庭院。
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空室,比喻心境。
余闲:闲暇。
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赏析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 ,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尘网:尘世的罗网。“三十年”应该是“十三年”,他从开始作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县令,前后一共十三年。所以“一去三十年”是“一去十三年”的夸词。这两句是说,自己不得已出去做官,一去就是十三年。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适俗韵”无非是指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同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两句表现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背自己的本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羁鸟:被束缚的鸟。池鱼:水池里养的鱼。故渊:指鱼儿原先生活的水潭。这两句是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山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际:间。拙:笨拙。自谦之词,与世俗的机巧相对而言。这两句是说,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这四句是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前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的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再从这里转接下文,就显得自然妥帖,丝毫不着痕迹了。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将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但诗人绝无用典炫博的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隐隐之中,是否也渗透了《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观念,那也难说。单从诗境本身来看,这二笔是不可缺少的。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以此比较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种为人传诵的所谓“以动写静”的笔法,未免太强调、太吃力。

  这八句是写归隐之后的生活,好像诗人带着我们在他的田园里参观一番,他指东道西地向我们一一介绍:田亩、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一经诗人点化,都添了无穷的情趣。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不过,最令作者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其次,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将“尘网”“樊笼”与“园田居”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再有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这首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创作背景

  陶渊明任官十三年,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公元405年(义熙元年),即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本诗就是其中一首。

简析

  这首诗是《归园田居》中第一首。诗中描写田园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全诗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流露出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寻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您喜欢

闻说赤肚仙口号

杨爵杨爵 〔明代〕

跳落深坑已数年,才知半世总狂颠。几时抛却人间事,去到密云学浪仙。

偈颂七十六首

释子益释子益 〔宋代〕

腊月二十五,一曲重新举。
唱寡兮和稀,韵高兮调古。
堪悲堪笑老东山,谩说豆子山前打瓦鼓。

次答姚叔烟见怀之作六首 其一

陈恭尹陈恭尹 〔清代〕

相见将何待,诗篇只数来。九皋惭鹤和,千里羡龙媒。

日驭南行远,天心子半回。闻君理归棹,临发重徘徊。

亲旧问盗作诗四十韵以答之亦可备野史之录

王迈王迈 〔宋代〕

我来自京师,己丑之十月。道之建剑间,行行遇兵卒。

问之何为行,对言声哽咽。初只因临汀,盐商时出没。

县官事张皇,星夜闻帅钺。帅出乃捕兵,此曹辄猖獗。

加之江西寇,恃崄护巢穴。向来误杀降,贻祸今尤烈。

合党肆纷披,交锋争桀黠。聚落四百村,室庐遭毁爇。

转徙临昭阳,孤城危一发。帅方实归装,视此苦不切。

惟漕暨庾台,协心图扑灭。移文责十连,义激词语辣。

就檄刘权军,专城植铩𢧕。又有一老尉,贾勇抗鸱鹘。

赖此所居民,犹苟旦暮活。我闻此卒言,忧愤中肠热。

及归抵吾庐,保伍亦团结。或恐汀邵寇,馀烬尚分裂。

或疑鼠狗徒,乘间敢窃发。吾乡号乐国,目不见寸铁。

一闻钲鼓声,缩头畏如鳖。新岁或讹言,城居竟搬挈。

丁男肩欲赪,稚女足不袜。相顾莫为谋,去守将安决。

汝知诲盗谁,吾能为汝说。年来民贼多,田里困根括。

单丁火亦追,逃户租尽刷。猛虎政太苛,攘鸡手已滑。

剥床忍及肤,椎肌惨见血。吏肥富薰天,民贫怨刻骨。

及此皆幸灾,狺险何聒聒。古来盗贼兴,官吏去饕餮。

大者籍其家,小亦寘重罚。人心知是非,端可以理折。

民贼尽芟夷,虽赏之不窃。

吴江桥

王谌王谌 〔南北朝〕

松江期一到,二十二三年。
今日身临此,凭虚骨欲仙。
塔连吴苑树,帆带洞庭烟。
见说鲈鱼美,囊无斫鱠钱。

孤宦

张载张载 〔魏晋〕

孤宦殊主意自违,邻光兹幸吒余辉。
人心识尽童心灭,世事谙多乐事稀。
直有岁寒甘柏说,终无春思惜花飞。
岂同毛刺墦间客,向望他门卜所依。

次韵弟茝怀归

陈著陈著 〔宋代〕

同声相应甚埙箎,雨夜联床只有诗。
断港漫生归棹兴,流年空感浴兰时。
良思难与世情说,衰病聊将僧定移。
须信滞流皆有命,不然安用老天为。

送赵阜主簿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罢税无兼局,萧然古廨寒。
士称为善类,民说是清官。
力薄难推毂,身轻易起单。
竹林逢大阮,试为问平安。

西江月 间步州南古堤

王恽王恽 〔元代〕

返照斜明双塔,乱山回远孤城。年来风物似升平。人说三王善政。世事正宜静待,田园好去躬耕。云闲归鸟有遗声。唤起投林高兴。

寿楼春 闻花间女史诵《樊山集》,戏寄

樊增祥樊增祥 〔清代〕

如春莺娇啼。又风蝉细咽,何处哦诗。莫是青城花蕊,自书宫词。

非曹惠,非文姬。与女中相如同时。甚镂月裁云,樊山一集,传诵到红闺。

乐莫乐,心相知。绣平原小像,五色柔丝。早识扶风都讲,莫如蛾眉。

黄紬梦,犹寻伊。怪月中、青鸾来迟。想写韵楼前,千条绿杨俱向西。

© 2023 麓菍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