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韦应物 韦应物〔唐代〕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两岸青山夹着洛水,船顺水向东航行,东南方向的山谷开阔,洛水与黄河相通。
稀疏的树木远在天边隐约可见,夕阳映照在汹涌的河水中忽暗忽明。
想起了几年前出现在伊河边的孤零零村落,眼前是雨霁初晴,一只孤雁在朔风中向南方飞去。
我要告诉在洛桥漫游的作官的朋友,我的心思就像不拴系的小船随波逐流。

注释
巩:今河南巩县。洛:洛水。这里的巩洛,即是指巩县洛河注入黄河处。
豁:大洞,此指两山交界处的深谷。大河:指黄河。
依微:依稀,因距离遥远而模糊不清的样子。
乱流:指众多的河流。
伊岸:伊水畔。
桥:洛阳洛河上之天津桥。游宦侣:在外地作官的朋友。
扁舟:小船。▲

创作背景

  韦应物于大历八年(773)秋冬之间,曾南下江淮,准备到广陵(今江苏扬州)去谋事。在广陵盘桓了八九个月,一事无成,于大历九年(774)秋天,怀着怅然若失的心情北归,在淮水边上遇见了过去在洛阳耐的同僚李主簿,写下了这首七律名篇。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由洛水入黄河之际的即景抒怀之作,寄给他从前在洛阳县丞时的僚友。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韦应物自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他先从长安到洛阳,由洛水乘舟经巩县入黄河,再沿河东下赴滁州。途中作此诗,寄给他任洛阳县丞时的同僚。

  “夹水”二句:沿洛水向东,两岸青山起伏不断:至东南山口豁然开朗,便进入黄河了。

  “寒树”二句:顺河而望,遥远的天边隐约可见几株树木在寒风中摇曳;夕阳映照着汹涌的水波,忽明忽暗地闪烁不定。

  “孤村”二句:自经安史之乱,到处田园萧瑟。伊水岸边,几年来只见一座孤零零的山村;雨后初晴,一只孤雁在呼啸的北风中盘旋而下。

  “为报”二句:此诗是为了告知洛阳仕宦的朋友,我的心正像这不系之舟一样,在仕途上任其自然,以虚静无为的态度施政于民。扁舟不系:《庄子.列御寇》:“泛若不系之舟。”表示不为功利所牵累。▲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您喜欢

冲雨投宿石佛院次季承留题韵二首

赵蕃赵蕃 〔宋代〕

石佛如今安在哉,至人无往亦无来。
山僧顾欲谈遗迹,说道空岩闭不开。

题鹤鸣亭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林下萧然一秃翁,斜阳扶杖对西风。
功名此去心如水,富贵由来色是空。
便好洗心依佛祖,不妨强笑伴儿童。
客来闲说那堪听,且喜新来耳渐聋。

次韵梦得见示之什

洪迈洪迈 〔宋代〕

居楚求齐音,美恶不同土。
諠豗俗物华,鲜复有佳处。
时从玉璧人,商略穷万古。
诗如粟牛戏,误得摩顶许。
望道渺逾远,浮生真暂寓。
忍持尺璧阴,空作秋虫语。
微言倘倾倒,河汉濯肺腑。
向来说诗口,自此行可杜。

送曹西士宰建昌

翁卷翁卷 〔宋代〕

买得秋风棹,江行不问程。
谁知书判笔,中有惠慈情。
旧治川僧说,新衔楚吏迎。
名山皆在望,应费好诗评。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锦瑟

李商隐李商隐 〔唐代〕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甲子三月一日出白羊门交游茅山诗

陆文圭陆文圭 〔元代〕

我来古茅州,未登三茅峰。
自愧尘中人,虔希云外踪。
明日作寒食,命驾吾欲东。
白羊古城门,坡陇门重重。
我行涉其颠,忽下润井中。
一曲复一曲,直道何由逢。
时于荆棘裹,小树樱桃红。
茁茁丘中麦,类我头发蓬。
发白日日脱,麦青长芃芃。
安得长生诀,稽首华阳翁。
两唐古君子,居焰升元宫。
控仙在何许,为我作先容。

寓言二首

王安石王安石 〔宋代〕

本来无物使人疑,却为参禅买得痴。
闻道无情能说法,面墙终日妄寻思。

读王通中说

释智圆释智圆 〔宋代〕

孟轲荀况与杨雄,代异言殊道一同。
夫子文章天未丧,又于隋世产王通。

采桑石在容县相传采桑女所化

郑学醇郑学醇 〔明代〕

不缘南陌怨归人,何事云根托幻身。春色似怜鬟鬓改,年年花绕石傍新。

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

邵雍邵雍 〔宋代〕

君为陕县令,我实康公孙。
始祖有遗烈,托君访春存。
夫君有诗来,题云石柱村。
石柱之始立,於古无所根。
就勒分陕铭,惟唐人之言。
既历年所多,首尾无完文。
难以从考正,将焉求其源。
我患读书寡。知识无过人。
经书史传外,不能破群昏。
从长卿公羊,宜自陕而分。
从君陈毕命,宜成周而云。
二者兼取之,於义似或尊。
分政东西郊,可以陕洛论。
此说如近之,庶几缓纷纭。
甘棠之蔽芾,石柱之青新。
当时之盛事,予不得而亲。
二南之正化,二公之清芬。
千载之美谈,予可得而闻。
弃经而任传,儒者固不遵。
作诗以明之,驰此庸报君。
© 2023 麓菍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