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良〔元代〕
黄虞去我远,大道邈难追。悠悠观世运,终古叹兴衰。
王风哀以思,周室日陵迟。五伯方迭起,七雄更相持。
兼并逮狂秦,干戈益纷披。复闻晋虏乱,五胡乘祸机。
杀伐代相寻,昏虐无休期。群生困涂炭,万象翳氛霏。
岂无忧世者,咄嗟吾道非。楚狂隐歌凤,商山沦采芝。
去去君勿疑,古今同一时。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挽江惟志学佛坐解 其二
蓝智 〔明代〕
适世谁知隐者庐,闭门自译化人书。勤修真观宗天竺,倦送才名入石渠。
同郡每询为况好,昨朝传得讣音初。衰容未悟无生理,霜木晨星百感馀。
余门罗雀久矣今日池骨有鸥戏为小诗呈叔夏一
王阮 〔宋代〕
偈颂二百零五首
释正觉 〔宋代〕
宿衡阳
陈藻 〔宋代〕
春晚风雨甚暴衡门独立望微水有作
张嵲 〔宋代〕
寄赠柳殿院开授崇仪使赴边上
潘阆 〔宋代〕
题社友诗稿
邓允端 〔宋代〕
寿章参政
陈耆卿 〔宋代〕
送王济民归盘谷
浦源 〔明代〕
感昔
陆游 〔宋代〕